首頁 > 研習活動 > 弟子規 > 德育故事 > 禮篇 > 李后嚴明
德育故事 李后嚴明 《禮》 | 講義下載:李后嚴明 |
【德育故事 第六部 第九集】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李太后 明朝隆慶皇帝的貴妃 萬歷皇帝的親生母親
身為太后 李氏能夠約束兄弟家人 教導皇帝 歷史上極為罕見
萬歷朝初期 國家富強 不能不歸功於李氏太后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太后:頊兒 你這是要去哪裡
頊兒:我 我…
小順子:啟禀太后 小人陪陛下去書房讀書
太后:讀書 讀書需要穿成這個樣子嗎
頊兒:這
太后:頊兒 你說 你們這是要去哪裡
頊兒:孩兒…
太后:凡是說出的話 首先要誠實不虛 講求信用
頊兒 你可要想清楚再回答
頊兒:孩兒錯了 孩兒想和小順子去宮外轉轉
太后:很好 頊兒 你能夠敢於認錯 為娘感到很欣慰
頊兒:娘 您為什麼不讓孩兒出宮呢
太后:你是一國之君 你的一言一行 都與天下百姓有著密切的關係 太后:你應該抓緊有限的時間 學習古聖先賢的治國之道
不應該把光陰 浪費在出宮遊玩之上
頊兒:孩兒每天都在學習 那些治國的道理
太后:可你真正理解的 又有多少呢
頊兒:這個…
太后:娘知道你每天都讀很多書 可是 修學切忌貪多
一步要學到紮根 就好像挖井一樣 一口井要挖到底
挖到水源 一口井通了 它跟所有的水源都會通
頊兒:這和讀書有什麼關係呢
太后:讀書也一樣 學問貴在精 而不在多
每讀一本書都要紮到心地上 一門深入 把它讀通透了
你才會體悟到古聖先賢的心境 你的道德學問才能有所提高
這才叫善學
頊兒:孩兒應該從何做起呢
太后:學而不思則罔 思兒不學則殆
你只有反覆學習 反覆思考
才能真正把書裡的道理紮到心地上
頊兒:孩兒明白了
太后:娘請來了張居正張大人 為你講解經學
太后:張大人是當代大儒 你要好好向張大人學習
頊兒:是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頊兒:弟子入則孝 出則悌 謹而信 汎愛眾 而親仁
行有餘力 則以學文
張太傅:孝是人道第一步 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
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 謂之悖禮
一個人只有心存孝道 他才會真正去愛護他人 尊敬他人
皇上 您聽明白了嗎
頊兒:我聽明白了
張太傅:陛下還有什麼疑問嗎
頊兒:沒有了
張太傅:那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吧
頊兒:好啊
張太傅:那微臣告退了
頊兒:先生走好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頊兒:小順子
小順子:在
頊兒:收拾一下 咱們出去捕蜻蜓
小順子:是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小順子:參見太后
太后:免禮
小順子:謝太后
頊兒:娘
太后:頊兒 剛才張太傅講的道理 你都聽明白了嗎
頊兒:孩兒明白了
太后:那你將剛才張太傅講的道理 複講一遍
頊兒:複講
太后:對 複講
頊兒:張太傅講了那麼多道理 孩兒不知道從何說起呀
太后:記得多少你就講多少 張太傅講了那麼多
你總不會一句都不記得吧
頊兒:孩兒記得 張太傅曾經說 孝是人道第一步
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 謂之悖德 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
謂之…
太后:你只記得這些
頊兒:孩兒 只記得這些
太后:從明天開始 你每天上課完畢 都要把老師所講的內容
太后:向為娘複講一遍
頊兒:複講 娘 太難了吧
太后:學習古聖先賢處事治國的道理 本身就不是容易的事
不過 只要你有信心 一定能做到
頊兒:孩兒明白了 娘
太后:你和小順子 這是要去哪裡呀
頊兒:孩兒想和小順子去御花園玩耍
太后:內作色荒 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 峻宇彫牆
有一於此 未或不亡 這是大禹留給後世為君者的勸告
你現在身為一國之君 全天下百姓的禍福榮辱
就在你的一念之間 你整天想著玩耍 不思進取
怎麼能夠擔負起這個重任呢
頊兒:孩兒知錯了 孩兒現在馬上去讀書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太后:時候不早了 休息吧
頊兒:孩兒不累 娘
太后:傻孩子 求學不是一時之功 需要長時薰習
明天還得上早朝 早點休息吧
頊兒:是
太后:你要記住 讀書的時候 如果心中有疑問 就要隨時做筆記 太后:以便日後向別人請教 求得準確的意義
頊兒:孩兒明白
太后:回去休息吧
頊兒:娘也早點休息吧
太后:娘隨後就回去
太后:明日四更時分 提醒哀家起床
婢女:啊 四更
太后:對 四更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侍衛:太后
太后:皇兒 該上朝了 皇兒 該上朝了
頊兒:皇兒參見母后
太后:孩兒免禮
小順子:小順子參見太后 小順子一時貪睡 忘記了提醒陛下早起
小順子罪該萬死啊
太后:你昨天陪皇上讀書也很勞累 哀家不怪你
小順子:多謝太后
太后:還不趕快服侍皇上上朝
小順子:是
頊兒:娘 您這麼早起來 就是為了提醒孩兒早起上朝
頊兒:這種小事 您何必親自做呢 您可以吩咐下人做嘛
太后:小事 你以為每天早朝是小事
你不上早朝 如何知道天下發生的大事
以及大臣們對朝政的意見
頊兒:可是有許多事情 孩兒都不知道如何處置
都是張大人幫孩兒拿的主意呀
太后:那是因為你學識不夠 古人說 人不學 不知道
你要多向張大人他們學習
頊兒:就等到孩兒學有所成 再上朝也不遲啊
太后:上朝是你身為皇帝的職責 是你對天下萬民應行的禮儀
你坐在大殿上 就算你一言不發 天下百姓的內心是安定的
你若是不上早朝 百姓會人心惶惶 進而謠言四起
天下將會大亂
頊兒:孩兒明白了
太后:時候不早了 還不趕快準備一下上朝去吧
頊兒:是
婢女:太后 您對皇上真是關心 什麼事都替皇上想到了
太后:皇上身為一國之君
動而世為天下道 行而世為天下法 言而世為天下則
太后:他的一言一行都關係都天下的興亡 我身為太后
怎麼能不勤加提醒呢
婢女:時候還早 太后回去再休息一會兒吧
太后: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
人生苦短 我們不能白白浪費光陰 明日是祭祀祖先之期
哀家要檢查一下 看各項事情有沒有辦妥
婢女:是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頊兒:寡人今天真的很高興 那麼多的外族人向寡人進貢
小順子 咱們回去接 接著喝
小順子:陛下 時候不早了 您早點休息 明天還要早朝呢
頊兒:不 寡人要接著喝 喝酒…
小順子:陛下 慢點 皇上 您早點安歇吧
頊兒:我不睡覺 宣歌妓前來 朕要聽歌
小順子:皇上 您喝多了 還是早點睡吧
頊兒:朕沒醉 朕讓你去宣歌妓 你聽到沒有
小順子:奴才聽到了 可是太后曾經說過…
頊兒:你拿太后壓我
小順子:奴才不敢
頊兒:也好 今天寡人不宣歌妓 寡人讓你給寡人唱歌
小順子:我…
頊兒:對 就是你
小順子:奴才哪會唱歌啊
頊兒:你到底唱還是不唱
小順子:奴才真的不會唱
頊兒:朕要你唱歌 你不唱 就是抗旨 來人哪
侍衛:是
頊兒:將小順子拉出去斬了
侍衛:是
小順子:皇上 皇上饒命哪 奴才侍候皇上那麼久
皇上饒奴才一命吧 皇上
頊兒:把他拉回來
侍衛:是
頊兒:你說得也對 朕不殺你 朕要割下你的頭髮
來人 將小順子的頭髮割下來
侍衛:是
小順子:皇上饒命 身體髮膚 受之父母 怎能輕易割去
陛下饒命啊
太后:住手
頊兒:孩兒參見母后
太后:你這是在幹什麼
頊兒:孩兒讓小順子唱歌 小順子抗旨 孩兒正懲罰他呢
太后:這麼晚了 你讓小順子唱歌
頊兒:孩兒今晚睡不著
太后:這麼說來 你沒有錯了
頊兒:這個…
太后:既然睡不著 你也不用睡了 今晚你去太廟
在列祖列宗靈位前面壁思過 等到你自己知道犯了什麼錯誤
再來見我 哼
頊兒:娘…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婢女:太后 時候不早了 您早點睡吧
太后:你們下去休息吧 哀家再等一會兒
婢女:是 太后
頊兒:孩兒知錯了 請母后責罰
太后:知錯便好
頊兒:年方少 勿飲酒 飲酒醉 最為醜
孩兒不該喝酒 更不該酒後逞凶
太后:你身為國君 一言一行都是天下萬民的表率
太后:稍有不慎 便會天下大亂的
頊兒:孩兒明白 傲不可長 欲不可縱 志不可滿 樂不可極
今天和百官飲宴 百官稱頌兒的功績
孩兒一時得意 多喝了幾杯 以致酒後逞凶 孩兒知錯了
太后:你明白就好 你要知道
家敗 敗在一個奢字 人敗 敗在一個逸字
雖說現在天下太平 你千萬不要貪圖奢逸啊
頊兒:母后教訓得是 孩兒謹遵母后的教誨
太后:明日你讓張太傅 擬一道罪己詔公佈天下
頊兒:罪己詔 孩兒只不過多喝了幾杯酒 就要向天下萬民罪己
太后:做人要內不欺己 外不欺人 既然知道自己犯了錯誤
為什麼不敢讓天下萬民知道呢
頊兒:可是…
太后:誰呀
小順子:是小人 參見太后
頊兒:小順子 剛才是寡人的錯 寡人向你道歉
小順子:皇上沒錯 是奴才的錯
太后:小順子這麼晚了 你來這裡有什麼事嗎
小順子:有一道緊急奏章 請皇上過目
太后:出了什麼事
頊兒:沒 沒有
太后:真的沒有
頊兒:真的沒有
太后:那你為何如此緊張
頊兒:這
太后:拿來我看
頊兒:這
太后:到底出了什麼事 連母后都要隱瞞
頊兒:這道奏章是參奏外公的
太后:父親身為國丈 竟然縱容子弟欺行霸市 魚肉百姓
如今還鬧出了人命
頊兒:此案涉及皇親國戚 依孩兒之見 不如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
太后:胡說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
你身為皇上處事要是偏私 如何對得起天下百姓
頊兒:可是這個案子和外公有關 要是追查起來 恐怕…
太后:上失其道 民散久已 要是陛下縱容這件事
以後百官互相效尤 將會一發而不可收拾
古人說 不治已病 治未病 不治已亂 治未亂
太后:陛下下旨 將國丈召進宮來 哀家要親自查問
頊兒:是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國丈:臣李偉參見太后
太后:父親快快請起
國丈:太后緊急召臣進宮 可是出了什麼大事
太后:父親您看看 這件事是否屬實
國丈:太后 這奏章上所說並非屬實 是他人惡意中傷
太后:父親別急 您慢慢說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
國丈:妳堂弟的確與鄉民發生衝突 可妳堂弟並未殺人
將那村民打傷而已
太后:堂弟為何會與村民發生衝突
國丈:妳堂弟按規矩去鄉下收地租
一個王姓鄉民說他家中拮据無力交租 妳堂弟要收回土地
因此與那鄉民發生爭執 雖說那鄉民被打成重傷
可並未致死啊
太后:堂弟為了地租 而將村民打成重傷
父親 您覺得堂弟做得沒有一點過錯
國丈:是那個村民欠租在先 妳堂弟也是迫於無奈
太后:行有不得 反求諸己
太后:父親您想過沒有 那村民欠租或許有不得已的苦衷
我們應該給予同情 而不應該恃強凌弱
國丈:這…
太后:父親您經常教導孩兒 謹慎為保家之本
現在我們李家身為皇親國戚 更應該安守本分
稍有不慎 便會給祖先帶來羞辱
國丈:可是 若是我們容許一個鄉民欠租 難保其他鄉民不會效尤
太后:古人說 惟以施貧活族之義遺其子
孩兒記得小時候 您經常教導我們要多做善事 多佈施窮人
這樣才會積福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
我們積的福多了 我們家族每個人 自然會安居樂業呀
國丈:咱們家過去又不是沒做過佈施 到頭來還不是遭此橫禍
太后:您不是常說 佈施要出於誠心
不能夠為了某種目的而去佈施嗎 父親想過沒有
咱們家以前做佈施 都是在遇到危難的時候 臨時抱佛腳
怎麼可能真正積下福澤呢
國丈:那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
太后:但行好事 莫問前程 我們只要憑著自己的本心去行善
自然會有福報 古人說 人為善 福雖未至 禍已遠離
太后:孩兒認為 這才是我們眼下應該做的事
國丈:太后說得是 可我們現在行善 會不會為時已晚
太后:人有善願 天必從之 父親 您從當下做起 怎麼會晚呢
國丈:那妳堂弟的事…
太后:這件事 女兒會派人調查 若是堂弟真的傷了人命
女兒也只能秉公處置了
國丈:太后不能法外開恩
太后: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父親想過沒有 女兒身為太后
若是有所偏私 如何面對皇上 如何面對列祖列宗
又如何面對天下萬民
國丈:可妳堂弟的確沒有殺人
太后:若他果真沒有殺人 自然不用償命 但也要嚴懲
國丈:這是為什麼
太后:父親想過沒有 堂弟恣意行兇 打傷鄉民
他善良的本性哪裡去了
國丈:這…
太后:他是被一時的貪念所迷 女兒希望通過這件事
堂弟能夠有所醒悟 去除貪瞋癡之念 否則將會遺禍無窮啊
國丈:太后說得有理
太后:古人說 人必自侮 然後人侮之 家必自毀 而後人毀之
我們身為皇親國戚 今後行事一定要謹言慎行啊
國丈:臣明白了
李太后下旨徹查 嚴厲懲戒了恣意傷人的家人 並下詔罪己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張太傅:陛下您緊皺雙眉 是為何事煩憂啊
頊兒:太傅 太后下了罪己詔 臣民有何反映啊
張太傅:天下萬民都稱頌太后賢明
頊兒:人心沒有慌亂
張太傅:太后以身作則 百姓以此為榜樣 怎麼會出現人心慌亂呢
頊兒:若寡人犯了錯誤 是不是也應該向天下萬民罪己
張太傅:陛下有此器量 是天下萬民之福啊
頊兒:寡人昨夜醉酒 行為有失 請太傅為寡人書寫罪己詔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在李太后的感召下 明神宗朱頊痛改前非 下詔罪己
贏得天下百姓的愛戴 歷史上像李太后這樣
知禮 明禮 守禮的后妃 屈指可數 因此為後代萬民稱頌
由於李太后一生篤信佛教 神宗皇帝尊封她為九蓮菩薩
諡號 孝定太后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【故事完結】